欢迎访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留学项目
返回首页 | 收藏本站
网站首页 院校简介 招生简章 校园生活 最新公告 院校新闻 留学资讯 合作院校 在线报名
美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 英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 加拿大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当前位置:留学院校 >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留学项目 > 院校新闻 > 正文
张淑宁老师和她的法语四十年
编辑: 发布时间:2014-11-19 16:58:02

撑着油纸伞,听婉转深巷传来评弹,踮脚走在雨中的女子,咿咿呀呀的哼唱……
    手捧书卷,读书湖畔那抹人大红中,略带青涩的少年们,天高海阔的畅谈理想……

    我们在这里相遇,相遇在这个浸润着温婉与灵秀的水城,带着人大人独特的锐意与豪迈;
    我们在这里相遇,相遇在这座浸透着古韵与积淀的校园,携着人大人展望世界的无畏与开阔;
    我们在这里相遇,在这方融合了姑苏底蕴与人大厚重的土地上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故事,喜悦、忧伤、欢笑、泪水……点点滴滴镌刻成我们永恒的姑苏印象。

    《印象•姑苏》,讲述人大苏州校区的故事,与你一起留下关于这座校园、这方水土、这段光阴永不磨灭的记忆。

    《印象•姑苏》第3期,讲述张淑宁老师和她的法语四十年。

    提起教法语的张淑宁老师,中法学院的同学们私底下叫她“张奶奶”,称她上课时严肃又认真。
    “张奶奶”穿着帆布鞋坐在办公室里,两鬓头发有些斑白,听到学生这样评价她的上课风格,面带微笑的她倒是显出一丝“紧张”了,“我现在就担心这么严谨会导致我和同学们之间有代沟”。
    张淑宁老师生于1950年,今年已64岁,算起来,从自己学到教学生,法语在她生命里已存在了四十个年头。

于北大结缘法语

    张淑宁老师最早接触法语的四年,是在北大度过的。
    “文革”结束后,国家于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。但在这之前的几年,国家为储备人才就已经小范围开展招生工作了,当时进入大学不是通过考试,而是靠组织推荐。
    1966年,张淑宁老师高中毕业,随后“文革”开始,她和当时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上山下乡深入农村,这段经历让她至今仍对曾经待过的黑龙江佳木斯怀有亲近感。1972年她在农场插队,休息时别人凑在一起聊天,她则随身带着影印本的英文原版教材在一旁看书,组织看好她,推荐她读大学,于是那年她被天津大学录取。
    当时国家有政策规定,大学生入学年龄不得超过25周岁。恰好,张淑宁老师所在农场里有一个将近25周岁同样也想读大学的年轻人,她想都没想就把这个机会让了出去。农场的其他同事说她傻,她也承认,“当时根本没考虑自己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上学”。
    幸运的是,1973年农场继续推荐她。这次录取她的,是北京大学。
    和法语的缘分并非凭空而来。张淑宁老师的青年时代在沈阳度过,当时读的是沈阳同泽女中。这所至今仍声名远扬的学校是1928年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将军为其女儿创办的。女中采用全英文教学,这为张淑宁老师的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并培养起了她对语言的兴趣,所以在大学选专业时,她想:既然英语已经不错了,为什么不再学另一门语言呢?
    张淑宁老师读大学的那年,北大法语专业有一定的名额定向分配给浙江籍的学生,张淑宁老师的父亲在部队工作,一家人也早已南迁落户杭州。出于对语言的兴趣和毕业后能回家工作的愿望,她选择了北大的法语专业。
    北大73级法语专业一共30人,分成两个班。当时的求学条件十分艰苦:法语专业一个班只有一台录音机,学校没有语音教室,于是同学们凑在宿舍一起听法语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大家都格外珍惜学习机会,“从来没有谁因为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不去上课”。
    当时“文革”还没有彻底结束,北大许多教授仍在接受改造。七十多岁的法语大家郭麟阁先生在教书之外还要负责打扫北大校园,学生们经常看到他一边打扫,一边嘴里嘟囔。张淑宁老师好奇,有次凑近一听才发现,郭先生是在一个人说法语。“老先生年纪大了,说话时嘴角都堆起了白沫,当时觉得学习就是要拿出老先生的这种精神来才行!”张淑宁老师说。

出国深造 一切为了法语

    1977年,张淑宁老师大学毕业,回到家乡成了杭州大学的一名法语教师。
    工作后,张淑宁老师一直感觉自己对法语的学习还远远不够,并苦于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。当时浙江省承担着对外援建的任务,医疗队会常年被外派到非洲国家。1984年,浙江省卫生厅的负责人到杭州大学挑选翻译人员,配合外派非洲马里共和国的医疗队工作,当时张淑宁老师一口答应下来了,这让学校领导都为之一惊。
    “你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吗?”
    “我回去再商量,但我肯定要去!”
    那时张淑宁老师的孩子还不到3岁,但她认定了,只要有可以锻炼法语的机会就上。
    就这样,1984年到1986年的两年间,张淑宁老师担任起了中国驻马里医疗队的法语翻译,和十多位医生一同工作。马里地处非洲内陆地区,气候炎热,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。但这些,张淑宁老师并不是太在意。让张淑宁老师欣慰的是,那里24小时都可以听收音机,而且信号比国内好,忙里偷闲时她会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法语频道。此外,在工作期间她还接触了很多法语医学词汇,使得她的法语翻译水平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    有了这段经历,张淑宁老师觉得心里更有底气了:“我在中国的农村待过,也去过世界的农村!”
    1993年,杭州大学正式成立了法语专业,法国大使馆非常重视,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出国机会。随后,张淑宁老师得到了法国政府提供的“埃菲尔奖学金”并赴法继续深造。
    回想起年轻时的种种经历,张淑宁老师感慨:“要求不要太高就会有机会,年轻的时候多经历一些总是好的。”

来到中法 重返讲台

    张淑宁老师拿出一把小钥匙,打开办公室里靠墙的那个抽屉,从里面取出一沓信纸,满满都是字,那是她过去手写的法语教案。这厚厚的几大本,是她加入中法学院时从杭州带过来的。

张淑宁老师的法语教案

    1977年被分配到杭州大学,1978年,张淑宁老师正式开始了她的法语教学生涯。三十多年来,她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,但心里一直有一条明确的原则:上课要能感受到学生的反馈。
    2010年底,张淑宁老师从浙大退休,2011年3月开始领退休工资。退休之后,她给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们上课,但由于学生们基础不好,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,她也得不到预期的反馈,于是她有些失望,不愿再留在那里继续她的教学事业。
    后来,曾任厦门大学法语教授的冯寿农先生准备加盟人大中法学院,并联络张淑宁老师希望能一同前往开展法语教学事业。于是,2012年8月,张淑宁老师来到苏州,成了和中法学院第一批学生一起到来的“新人”。
    即使到现在,她也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安享晚年而重返讲台,她说:“也许自己就是‘闲不住’。”
    “参与了中法学院创建过程”的张淑宁老师在教学上是不断摸索的。2012年教第一批学生时,很多情况都还不太了解,尤其对学生们即将面临的法方专业课压力知之甚少。“后来有了经验,就增加了大一学生的法语中教课程,换了更为专业的教材,就是想尽量多帮助他们一点,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法语知识,更从容地面对之后的法方专业课。”张淑宁老师喜欢中法学院的学生们,她说“这些孩子整体素质都很高,形象也好”。她也心疼他们,“五年要拿三个文凭实在很辛苦,但这些孩子的努力超出我的想象。”
    直到现在,张淑宁老师都会抽空去听其他法语老师的课。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其他老师课上的学习情况,“知道他们上外教课或者其他老师的课都学些什么”;另一方面,她“也想知道其他老师的教学情况,想在年轻老师的培养方面做些事情”。
    对张淑宁老师来说,法语意味着成就感,如果哪位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还能用到法语,她就觉得没白教;法语还意味着兴趣和责任,上课时她经常给学生们纠音,她觉着好的语音语调就像人的面子一样,把“面子”打理好,跟别人交谈时才会更漂亮。

张淑宁老师与人大苏州校区修远楼合影

    张淑宁老师今年64岁了,她说中法学院会成为她教学事业的终点站,“如果哪天离开了中法学院,也就离开了讲台”。

上一篇:人大主办法国艺术家大卫 维奥利钢琴独奏会举行 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信息
  • 人大苏州校区举办“中法文化交流欢乐汇”活动
  • 张淑宁老师和她的法语四十年
  • 梁国治教育发展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苏州校区举行
  • 人大主办法国艺术家大卫 维奥利钢琴独奏会举行
免费QQ咨询:
招生简章
  • 美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  • 英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  • 加拿大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  • 澳新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热点新闻
  • 英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  • 海外顶尖名校预科项目学生开学典礼
  • 梁国治教育发展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苏...
  • 澳新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  • 人大顶尖名校桥梁课程优势
  • 美国大学奖学金申请前的准备工作
  • 美国顶级名校桥梁2014课程招生简章
精彩推荐
  • 加拿大留学新生需尽快熟悉当地法律常识 加拿大留学新生需尽快...

      在加拿大,很多新移民尽管都......

  • 美国留学签证有效期延长或导致审签更严格 美国留学签证有效期延...

      11月12日起,美国将根据新的......

Copyright © 2011-2025 Powered by http://www.daxueyuke.com,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留学项目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苏州市高教园区仁爱路158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,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-043-5255 咨询QQ:319858188、319858189、765612389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服务条款 | 隐私声明 | 联系我们

返回首页--------------版权所有:留学预科项目网 京ICP备11011891号